海寻湾:打造三门青蟹区域特色品牌 补齐农村“共富链”
“海有鲜甜、山有甘甜”是三门县花桥镇大部分村的基础条件。在花桥镇的养殖塘边、山间,活跃着这样一群新农民,他们凭着一颗爱农业、爱农村、爱农民的心,扎根农村,用技术、用销路、用情怀支撑着鲜甜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,带动村民增收致富。
“花桥镇坚持实施‘红旗共富人才计划’,把专家力量、乡土人才、农创客等一批新农民聚集到产业链上,实现聚人才、兴产业、促发展的良性互动,以人才‘强引擎’补齐农村‘共富链’。”花桥镇党委书记丁宏苗表示。
闯新路 开辟增收渠道
“父辈们养殖多年,收益稳定,不会轻易改变。我年轻,不怕失败。等我成功了,他们就愿意跟我一起养了。”方俊说。
2017年,方俊回乡成立水产养殖合作社,开始不断探索新型养殖模式和技术。2020年,他引进陆基平面流养殖技术,将火柴头大小的青蟹苗种暂养到黄豆大小再放入养殖塘,这样苗种成活率更高,核心养殖区亩产20万元,亩均年收益实现倍增。
今年,他又尝试青蟹单养。说起缘由,他心里憋着一股劲。现在三门青蟹多采用混养模式,价格不低,也供不应求,但是个别地方的青蟹,单价比三门青蟹高出15元,靠的就是青蟹单养,由于水质好,养出的青蟹膏更金黄。
“只要我单养的产值比混养的更高,就能带动其他养殖户把三门青蟹品质再提高一个层次。”他说。
花桥镇成立“醉鲜甜”红旗塘党建联盟,以陈孟火、方人才、柯孔柱等为代表的养殖帮扶队伍和以柯甫春、柯先龙为代表的种植帮扶队伍,通过村书记为首的“老人才”“老农民”进行示范引领,还结合“两进两回”行动,吸引大学生和各类人才回乡创业,形成了以方俊为代表的种植养殖人才10余人。
同时,该镇依托主导产业和农耕文化底蕴的优势,按照“一产带三产,三产促一产”的建设思路,拓展主导产业功能,探索“鲜甜产业+旅游”“鲜甜产业+体育”“鲜甜产业+摄影小镇”等发展模式,发展乡村旅游运动休闲观光业,不仅创造消费新需求,也开辟了增收新渠道。
建梯队 开拓更大市场
“我们的青蟹包活包肥,看,旁边就是我们的养殖塘,原产地直销。”陈斌斌手拿两只大青蟹,在直播间卖力吆喝。
连日来,他每天下午都固定直播一个半小时。他的身旁是四箱已经打包好的青蟹,贴好了快递面单。直播结束后,会有更多青蟹发往各地。
本科毕业后,陈斌斌曾回村做过农村淘宝,2019年底二次回归。当时,受疫情影响,小海鲜滞销,他通过直播解决了销路问题。
2021年,他和健跳镇“三拾柚三”创始人卢丹霞、亭旁镇绿馨家庭农场创办人郑海亚联合成立“三味寻鲜记”。三味代表着三门的鲜味、土味、甜味,分别来自于海里、山里和果园里。青蟹、血蚶、蛏子、土鸡蛋、火龙果等,都是他们向外输出的美味。“三味寻鲜记”成立一年来,销售额约900万元。
为培育复合型农村电商人才,花桥镇组建成立农副产品销售电商联盟,设立镇村两级服务网点,对回乡大学生、养殖户子女等培养对象实行订单式培训,按需制定电子商务政策运营、操作、售后等不同类型的专业课程表,培育形成以陈斌斌、李军等为代表的电商人才20余人,进一步提升电商行业人才梯队建设。
据统计,2021年花桥镇电商从业人员约43人,主要销售平台以天猫、抖音、邮乐购等为主,年销售额达3000余万元,主要销往江浙沪,与上海、杭州“盒马鲜生”“沃尔玛”等大型商超均有合作。
优素质 追求更高品质
45岁的朱前本是白湾村的柑橘大户,管理着50亩柑橘地,由于常年奔波在太阳下,他的皮肤晒得黝黑。
白湾村种植柑橘历史悠久,虽然品质普通,卖不了高价,但胜在量大,是村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。
花桥镇柑橘种植面积约2万亩,年产量约4000万公斤。为提升柑橘产业致富能力,该镇引进多个专业机构,设置3个柑橘品质提升基地。
朱前本珍惜每一次专家入村指导的机会,像一块海绵,不断改进种植方法,柑橘品质不断提升。2018年,朱前本的柑橘在三门首届柑橘节荣获优质早熟柑橘金奖。
同时,花桥镇注册“花桥山湾桔”区域公共品牌并成立全县首个柑橘产业农合联,统一管理销售,还布局多个专业化、集中化交易市场,形成涵盖全产业的营销网络。目前,花桥已建立线下交易市场6个,交易额达9000万元。
截至目前,三门柑橘节已连续举办四届,随着三门柑橘区域公用品牌“山湾桔”的名声日渐增长,朱前本更加追求品质。因为品质好,朱前本的柑橘最高卖到10元一斤,还卖到了高校食堂、农博会,广受好评。
“我们与上级单位全方位合作,围绕电商产业、种植养殖技术、共富工坊等方面,做好理念、能力、形象等提升工作,大力开展对本土农民的帮扶和培训,全面优化农民素质水平。”丁宏苗说。据悉,该镇上半年共完成各类技术培训达600余人次。
2021年,花桥镇实现小海鲜产值3.8亿元,柑橘产值1.54亿元。户均收入、村集体经济收入在三门名列前茅,是该县最早实现无经济薄弱村的乡镇。
+